以創新手段應用傳統音樂的基本觀念

有序音樂 Texture Music
6 min readSep 29, 2019

文|楊易修

〈望返〉,詞曲編|楊易修;演出|异境樂團

大學時期旅歐,花了不少心力在觀察各地保存、應用傳統音樂的狀況,而後深感對自身傳統文化的不了解(更連帶自信缺乏),返臺後便開始積極在各個場域接觸、學習臺灣音樂與世界音樂,同時豐富自己創作的題材與累積語彙。

談到傳統的創新,在現在的藝文領域絕對不是個陌生的創作方向,不論是為了延續某些特定文化資產、還是創作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立場或豐富理念,「創新」、「跨界」等詞彙被習慣性冠於曲風之上,讓新音樂如資訊時代的產品迭代般被送上檯面。在這些作品中,有太多是作者經過數十年對一個地區的深入了解(不論是田野或是其他形式的學術研究),爾後才從中淬煉出特定元素:從單純一個演奏技巧、既有的旋律或節奏、到更為完整而具代表性的故事概念等,嘗試讓舊有的一切彼此衝撞、或用新的、外來的語彙詮釋,賦予其新生命。經過如此的創作歷程,相信最能使熟習該傳統音樂的人心服口服,讓不懂卻又嚥不下純傳統音樂的聽眾,能用最直接又最原汁原味的方式嘗鮮,更不用提,能在撰寫創作理念時輕鬆站住腳。

而這些年我也意外地發現,以音樂為例,有些創作者只是將整段傳統旋律或樂句複製貼上,並沒有釐清哪些旋律的意義、可變性,遑論其他考察甚至研究。成品在一般人眼中看來或許煞有其事,但稍微用精細一點的角度看,大多都是無意義的拼貼,如果跨界音樂僅止於此,長期來說,相信不論是對傳統還是流行文化都不會有好處。

當然會有人辯解這只是取樣舊元素做重新組合,創作本就是極其主觀的藝術手段,可事實常證明這並無助於傳統的延續,也不會給年輕一代了解或創造被推廣的機會,許多時候不光是老前輩無法諒解,甚至連有意迎接傳統新樣貌的中間人士,都鄭重表示不能接受這樣容易誤用文化的隨便做法。綜觀以上,希望能稍微分享我認為創作跟任何「傳統音樂」、「世界音樂」有關的作品時,應該持有的良好態度。

以下探討一些我認為聲音背後應該被重視的文化意涵:

同樂器在不同地區的演奏方式

即便是同一種樂器(沒有經過任何改製),在不同地區發展一陣子後,通常都會有不同的演奏習慣。以最常見的小提琴為例:西洋古典音樂中的小提琴最廣為人知,優美而圓滑的旋律線是她的刻板印象;愛爾蘭音樂中的小提琴時常擔任主要旋律(當地稱 Fiddle 而不稱 Violin),卻多善用空弦音、也不作抖音;南印度音樂中也常見小提琴,但演奏者會將琴置於腿上,旋律線採用印度音律的 Raga 為主,整體韻律和西洋音樂更是相差甚遠,如果沒親眼看見,會很難相信是「小提琴」的聲音。

地區性樂器的特定技法

若疏於考究,許多樂器上難以想像的特殊技法,其實會直接被省略(儘管那些才是操作該樂器最不可或缺的心法),印尼的甘美朗可能是個最好的範例,先不考慮各地區(中爪哇、峇里島等)之差異,甘美朗樂器的一大特徵「止音」──在演奏下一音之前悶住前一音──幾乎可以說是最基本的手法,假如在創作的當下,當一般的金屬類打擊樂器思考,則延音疊加成的雜音將毫不留情地影響整個聽起來「印尼」的感受。

樂器本身在地區曲風中所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

又如拉丁打擊,雖然在現今流行音樂中早已無孔不入,但每一個打擊樂器其實都有應該要掌握好自己的角色(對受過中南美洲音樂薰陶的人來說,音樂咬得緊不緊就看這些各自的節奏樂器是否有紮實地各司其職、在對的位置上做該做的事),時常在 Timbales 上奏出的 Cascara 為何有其重要性、不同地區曲風下 Clave 的些微差異,都應該要事先了解,而不是寫到一半才開始亡羊補牢。在不同樂器上把 3+2 和 2+3 的 Pattern 混和著使用、把最響亮的 Clave 拿去做其他次要節奏的使用而忽略整個節奏型態的心跳,都將使拉丁音樂的容貌不正常地扭曲。

裝飾音背後沒有規則的規則

如果強迫聆聽同一種音樂類型的 CD 數十張且持續一定時間,一個受過良好音樂訓練的人或許能夠歸納出一定的音樂特徵:以裝飾音為例,大概能猜得怎樣的走向會更貼近該曲風的自然形貌。但更精確地說,大多數傳統音樂的裝飾音其實受派別影響甚大,雖缺乏明文紀載的「規則」,但少不了他們思考的「邏輯」,這也許從樂手口中不見得問得出來,但從文字資料上通常能略知一二。以骨幹音「加花」為例,首先需要明瞭,一部分會使用裝飾音的音樂都奠基於對於一定音形上的自由即興(若是群奏,則學術上可能最接近支聲複音的概念),掌握這個要件之後,便能輕易得知該如何下手拆解處理一段既定的旋律,哪些是應該被保留的,哪些也許可以跨越時代、任由擁抱嶄新思維的藝術家們「各自表述」。

在這些之外若想再更探究,某些文化中的樂句、樂曲本身,都有其特定意涵,若是能掌握則在創作概念上更能具說服力,好比針對時間有不同的對應作法(如印度音樂),或是在宗教儀式中扮演的角色(舉凡最常見的亞伯拉罕宗教或其他各地的多神教或民間信仰,儀式音樂都可能會和日常音樂有所通用,此時特別可以注意是否曲調本身有特殊功用或禁忌),都是可以去注意的細節。

談回音樂創作這件事,我並不是無情地反對破除一切既有的規則(如同 Hans Zimmer 在大師班所說的,唯有破除規則的束縛才能讓音樂隨著時代向前邁進),而是因為不少創作者視編曲軟體中使用的音源為個別因子思考,任意排列組合僅求一時的聲響,缺乏整體的考量思維,若是太依賴音源這樣的便利性,通常只會越偏離該樂種而失去世界音樂、傳統音樂最重要的文化意涵。有時某些音色有 Loop 可以參考,會讓完全沒作功課的作曲家稍微有概念些,可仍然很難實踐下一步深入的融合:例如保留部分旋律或節奏元素但更改演奏樂器等等的作法。

歸納出一些我習慣認識一個不熟悉的地區的音樂的作法。首先最基本,是以開放的態度理解其中的差異:怎樣叫做音準?西洋十二平均律憑什麼可以一股腦套上阿拉伯、印度、印尼等音樂,然後指責對方音不準?又為什麼這些人的打擊點如此的不準?在許多的文化活動中的音樂部分,都是同樂甚至單純溝通性質為主,這些演奏者並不是被強迫進入演奏廳展示一場「準確」的音樂(即便他們進了演奏廳,也應該保有他們的習慣才是這個曲風的精華才是)。

接著,花一段時間聆聽該傳統音樂,嘗試探究各自技巧,語彙、句法等:一般而言,若是地區類而非民族,可以先從大範圍的地區區分(如中亞、玻里尼西亞此類)、再慢慢找更細微的分類乃至國家、甚至國家內的地區等,又或者可以從樂器著手,再從該樂器延伸到相關的演奏型態,盡可能去找到著名的個人或團體,甚至公定最有代表性的錄音作品(不見得有很好的音質)。

至於找資料這件事,如果作曲的人也同意這種深究其意涵的音樂再應用之作法,平時理應按照自己的喜好、習慣,準備好對自己幫助最直接的資料庫:舉翻書本等文獻資料以及專輯,閒暇時間也應多搜尋世界音樂相關的工作坊,事先準備好有疑問的癥結點,參加一次通常能相抵埋頭苦幹研究的漫漫長日。

綜合上述,傳統音樂有著特定的文化意涵,創作本身就需要經過大量的學習,我想這也是我為何自己如此著迷於嘗試跨界作品。

--

--

有序音樂 Texture Music

電影配樂 / 作曲 / 遊戲音樂 / 劇場音樂 / 編曲,致力於電影音樂、世界音樂跨界推廣。 網站:https://www.texture-music.com/ 粉專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extureMusicTW/ 音樂創作、專欄邀約:contact@texture-music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