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美國女孩》配樂創作歷程 — Part 4: 絕對會被從前老師禁止的錄音方式
文|吳沛綾
電影《美國女孩》是今年以黑馬之姿入圍金馬最佳劇情片等七項大獎,並獲影評人費比西獎、最佳觀眾票選獎、最佳新導演、最佳新演員及最佳攝影的劇情長片,2021/12/3 起於全台各地戲院上映,也是我擔任配樂、有序音樂為音樂製作的第一部院線劇情長片。
配樂創作歷程會分成四個部分進行,此篇為最後一篇。
前情提要:《美國女孩》配樂創作歷程 — Part I :與導演相遇 、 《美國女孩》配樂創作歷程 — Part 2 : 尋找屬於美女的靈魂、《美國女孩》配樂創作歷程 — Part 3 : 各段配樂的擊破(有雷)
在紐約大學配樂研究所就讀期間,我們有幾次的錄音實作,學校規範了一套好萊塢系統的配樂錄音規範,從檔案命名、交付檔案格式與分軌資料、譜該怎麼製作以及譜面字體大小的規範,到錄音時間掌控、Tempo Track(註1) 的製作,都有詳細的指示。而在有限的錄音時間中,一個人 15 分鐘,要錄兩分鐘的配樂,錄音前或錄音當下,會有老師的陪伴以及指導。
我記得有一次,我在音樂結尾做了一個獨奏樂器的漸慢,以 rit. 標之而沒有標上速度究竟該如何漸慢的細節,就被一個老師糾正了,他說就算是漸慢你也得規範拍子要怎麼打在上面,不然到時候怎麼接。然而另一個老師懂我,當下幫我解釋,說這個部分沒關係,這樣比較自然。而且其實我有明確表示那次的錄音實作,並沒有打算硬是嵌附在影像上。
18 年畢業一回到台灣,做得第一個配樂案子是武俠短片《氣》,當時的音樂錄製多為北管、南管,雖然好在當時的樂手都能看五線譜(而非提供工尺譜給樂手閱讀),但北管哪有在給你3/4拍、4/4拍、12平均律或純律的,那時為了錄音,請了現在的公司合夥人易修協助我與樂手溝通,並且事先排練,討論出哪些地方用「火炮」、哪些地方「三鑼」收等(註2),速度節奏是控制在頭手鼓的手裡而非節拍器;音律的選擇更是因應北管嗩吶本身的特性,以G調為主,否則換到不適合的調性不僅音準無法控制,是連音色都會跑掉的。馬上,學得東西無法致用,必須因應樂種的型態來思考該如何取材我們要錄製的內容。
於是,我了解到好萊塢產業慣例的規範,或者說電影配樂標準化的規範,其實並不適用於每一部片的情境。那些規範,是為了錄音時可以最有效率完成錄音,拿到可以用的素材為主。並沒有說何者好何者不好,而是在不同的情況下,我們若清楚了自己想要錄製的內容,可以有彈性地調整錄音方式。
而《美國女孩》的配樂錄音,肯定會被當時糾正我的老師大罵或難以理解。
假如觀眾在觀影過程中,有試圖打拍子的話(雖然我想應該不會有人這麼做),可以發現,美國女孩的音樂充滿了刻意設計的「彈性速度」,為的是讓音符的長短如同呼吸一般自然。
先不用說以前在學校寫結尾的漸慢那種不影響前面段落的狀況了,音樂徹頭徹尾地充滿彈性速度,簡直是錄音的大敵,光想到到時候要做的 Tempo Track 就頭痛,且這次和當時不同,音符必須準確地演奏在我已經先用電腦製作好的位置上,才有辦法在讓音樂更富有人性之餘,重現原先和鳳儀所討論的所有音樂上的時間細節。除此之外,要如何跟樂手溝通這種合作方式也是一大問題,所以我當時好想逃避啊,很怕錄音會出狀況。但怎麼可能逃呢,鳳儀跟華川肯定不會放過我的,我也不可能如此毀自己前途。
更慘的是,就在配樂 Demo 殺青,疫情直接陷入前所未有的三級警戒,原先的錄音行程大亂。原先,雙聖的場景我們打算錄爵士四重奏當作背景,但室內維持五人以下的情況根本不可能,總不能說控制室的我、錄音師、導演和錄音間的四個樂手當作兩個室內吧。
幸好,當時還是找到了極優秀的樂手們和錄音師,大家一起共患難地在保有疫情規範的條件下錄音,並且拿出最認真的態度來完成這件事。
讓我來介紹一下工作成員,再來介紹一下我們怎麼完成錄音的吧!
豎笛 — 林昭安老師
在尋覓豎笛人選時,可能由於我以前曾浸潤在現正於德國讀演奏的豎笛好友每日每夜的「音色」薰陶裡,我對豎笛的音色格外在意。「塑膠感」的聲音是絕對不能出現的,但我究竟要如何和人形容塑膠感都難 — 大致上,可以說是氣息的深淺掌控不夠自如,沒有讓管身產生良好的共鳴吧。好的豎笛音色,就彷彿怎麼吹,都不會見底,游刃有餘。
昭安老師的氣息掌控格外出眾,對音色極為講究,剛好這次要吹奏的內容特別適合老師,於是便請了她來。卻意外地發現,老師沒有配樂錄音經驗,也很少進錄音室!
幸好,老師跟我說,要不要在錄音前到她家對過一次,她說,我懶得看你給的那麼多 notes,我也不要看影片,我們直接現場來對!真的慶幸當時自己一邊想說老師怎麼不看我的 notes… 但一邊還是答應了,才知道,這一趟有多麽重要。
到了老師家,她很興奮地跟我說,「我跟你講,我前陣子才剛買了全球限量的黃楊木這一對豎笛!我們就都來試試看,看你要黑檀、你要黃楊、你要 A 調還是降 B 調的!」
從前,只大概知道 A 調和 降 B 調豎笛音色有差,但大致上作曲家還是以升降記號的分佈去決定該使用哪一把,既然老師都提了,那我們就現場來找適合的音色。
結果發現,黑檀木的 A 調豎笛有著深邃的聲音,適合壓抑的家景以及甚至是馬場的複雜心情;而黃楊木的降 B 調豎笛有著明亮、高雅又溫潤的聲音(而降 B 調的黑檀是大家所最熟悉的豎笛聲,對我而言是有點無趣,只能說是泛用),特別適合最後片尾的音樂。實在太慶幸有來走這一趟了。
但除此之外,就是要和老師的排練了。沒有一邊聽 Tempo Track 的節拍器一邊錄音的經驗的老師,是演奏家,不是錄音室樂手,她跟我說,我不可能這樣照你的拍子準準的吹在上面,反正我就吹,吹很多種,你跟我說要哪裡快一點慢一點。
當下聽了其實也是整個嚇到(因為不是這樣吹很多種就可以達到我需要的音畫同步的錄音啊!),但結果在排練過後,我發現了要如何面對這樣子錄音的秘訣,而秘訣待等會附上譜來和大家提。
吉他 — 蔡巽洋老師
巽洋雖然年紀比我還小,卻已經是小有名氣的錄音室樂手。實力堅強,音色穩定,控制力極佳,認真,富有才華…所以想得到的形容一個樂手有多棒的名詞都可以套在他身上。
錄音前,我傳了巽洋的恩師黃中岳老師在某首戴佩妮專輯中的吉他錄音,說,我喜歡這樣的音色。於是巽洋就說,會帶他的 Martin 配上溫暖一些的弦。
我再跟巽洋確認了我給的 notes 以及影片(其實在這次錄音前,我還特別製作了將所有音樂片段剪輯在一起,並附上前後場次的說明的影片,希望樂手能盡快理解我所需要的音樂情感),巽洋說,沒問題,他都有練習好,也背好畫面與音樂的關係了。
這樣認真的錄音室樂手,真的是夫復何求。
錄音 — 孫紹庭老師
紹庭是我在紐約大學的學長,他是業界小有名氣的錄音師,特別因為有在卡內基廳工作並十分熟悉古典和配樂錄音的關係,我信任紹庭學長的耳朵,也相信他可以理解我所在意的音色,我也寄了一份自己喜歡的錄音以及不喜歡的錄音清單給學長。
以前就認識學長,也知道是個非常厲害的人,但一直有一點懼怕和學長合作,也一直怕自己在和學長合作的時候會不敢提出我的想法。
結果事實證明是我多慮了,熟悉古典錄音並且懂得配樂流程以及相關需求、術語的學長,實在替當天的我分擔了好多壓力,我只需要專注在我在意的樂句表現和音色內容上即可。
二胡 — 巫劍英老師
大家可能不一定對二胡有印象,因為錄製二胡的音樂,是一場餐廳的背景音樂,但先前就因為遊戲配樂的關係和劍英合作的我,有著絕佳的默契,也信任她對樂曲的掌握。
錄音系統工程 — 王維剛老師
維剛是有序音樂長期在遊戲音樂上的合作夥伴,雖然這次並不是擔任主要錄音師的職務,但她和紹庭學長常合作,麥克風的架設搭配起來格外順利。
關於錄音前,我除了準備譜外,這次,也將每個配樂段落剪輯起來,並標上該段戲的解釋、前後段的情緒等,希望樂手能依此更進入演奏狀態;而譜的部分則如下,就讓我來一一訴說每一個數字編號的意義吧!
1. 速度標記
以 bar 37 小節及 39 小節為例,為了使樂手更容易讀譜(而不是一堆附點、三連音、切分音等),也是我原先配樂設計的意義,我的記譜方式以音符節奏簡單,但速度變化大的方式呈現,並且加上箭頭代表往前一些(push forward)、往後一些(lay back),或輔以慢、快、accel. 、rit. 的速度提示,概念主要沿用自管弦樂團樂手在接收指揮訊息時的快速標記。
2.保險的樂器標記
在錄音前,還是將降 B 調與 A 調豎笛的記譜都標示上去,讓當天還有空間做最後決定。
先前提及,我們的豎笛有不同木頭和調性的選擇,所以在譜面上也如此呈現,但為了讓錄音還有機會更動,便將兩者都標示上去(此份總譜為實際音高樂譜而非移調樂譜),以備不時之需。
3. 節拍器的提示線 — 專為豎笛老師所設計
為了讓演奏家也能在自在的狀態下錄音,我將錄音的節拍器更動,剪掉過於複雜的彈性速度標示,僅保留「提示」,也就是鉛筆標上的 1 2 1。所以,在樂手的耳中,其實只會聽到有寫上鉛筆的節拍器(即為開頭的12341,以及此處的121),而其餘部分,則是我邊看著 Protools (錄音軟體)上的提示線,邊指揮給豎笛老師看,引導她吹出我們所需要的速度。
這個方式,效果出奇地好,可以保留自然的演奏呼吸,卻又可以讓需要對準畫面的地方對得恰恰好。而豎笛也不若吉他,需要更多氣息的分配,用看畫面的方式記下畫面和音樂的關係,相較起來不是那麼行得通。
當天的錄音規劃了八個小時,將所有的演奏細節、音色處理以及表情都細膩地捕捉,美女配樂總音樂長度其實不到十五分鐘,而音符又如譜所示,幾乎可以一顆一顆數出來般地稀少,也因為這樣,每一個音的處理都極要求細膩,否則,這部片的配樂會是不成立的。
而錄完音,就進入了混音階段,混音上主要在於空間感和音量的處理,音色部分大致已經在錄音階段由紹庭學長幫我補捉下最好的樣貌,只需要再簡單染一點點顏色上去,收到錄音檔案時,心裡甚是激動,真的覺得一切,真是太好了。鳳儀當天在錄音室,也跟我說了,原來這些音符有這麼多細節。
混音的部分,依據畫面上的空間,情感上的需求,其實將片尾以前的豎笛,處理地比較貼近觀眾一些,而片尾的豎笛,則是加上了比較多的空間感,也同時讓溫潤明亮的降 B 調黃楊木,傳遞出她特有的氣息,和大家一起在最後一顆微風吹拂的陽台鏡頭中,感受美女的美好,細細品味這一切,然後理解,然後放下。
能ㄧ起和鳳儀,和樂手們完成這部片的配樂,細細雕琢每個音,真是太好了。
後記:第三人稱親密觀點
在讀到放映週報的導演不是上帝,最高境界是「無為而治」 — 專訪《美國女孩》導演阮鳳儀 前,我其實不知道 third person intimate 這個詞,更沒有在讀劇本、看到剪接檔案時,和鳳儀討論過這件事。
不過,很有趣地,在有直覺但無意識地狀態下,美國女孩的攝影是靠近演員的,最主要的畫面也是狹窄的家景,攝影、調色是從暗開始,到了片尾才稍微明亮…等,這些部分我都有依靠感覺接收到,然後反映在創作配樂的手法以及樂器的挑選、錄音混音裡。(有趣的是,我在接收時並沒有和許多觀眾一樣覺得奇怪、和一般片有所不同,我只覺得很自然)
例如,有些地方的配樂像是在陪伴角色,有些地方是角色的心聲,有些地方更拉出了一段距離;音符和聲的選擇,與對白節奏上的交錯,與演員眼神關係的交錯,音色上的暗與複雜到溫暖且明亮,混音的空間是近或遠……這些我在創作時所想的事,在同時有許多對白該如何細細推動一點情緒的方法,在只有畫面時所拿捏的配樂份量,好像都回應到「第三人稱親密觀點」。
在完成這部片許久,看了眾多影評和專訪後,我才發現原來所有人,從編劇、導演、演員、攝影燈光、美術、剪輯到配樂、聲音設計等,都不約而同在用自己的技術齊心做這些事,齊心完整這個故事,齊心讓觀眾就像在這個家的一隅,看著《美國女孩》這個家如何變化。
因為太感謝這一切,太喜歡這部片而分享了長長四篇破萬字的《美國女孩》配樂創作歷程,希望沒有太自溺、也希望可以帶給大家一些收穫。最後,美國女孩仍舊全台熱映中,敬請不要錯過這部細膩、引人共鳴的好片。
《美國女孩》配樂創作歷程 — 全文完。
註1: Tempo Track,指著一條上頭標示所有速度標記對應時間的軌道。
註2:火砲、三鑼等,皆為北管音樂的鑼鼓節奏型態。
備註:經配樂友人沛沛的分享,大部分的彈性速度可以用 punch and streamer 的方式處理,Digital Performer 這套軟體可以直接出包含此方法的影片,雖然在這次的配樂個案(說是彈性速度其實更像所有都自由拍)中不太能幫上忙,但是一套很方便也是目前最正統的彈性速度配樂錄音方法!
我們是有序音樂,本業為音樂創作與製作,但也不定期推出配樂與世界音樂知識文章,歡迎 Follow 我們的 Medium 或者 粉絲專頁! 相關邀約請洽 texturemusic.tw@gmail.com